说起端午节,人们首先会想到屈原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,人们通过吃粽子、赛龙舟这些习俗来纪念两千多年前投江自尽的屈原,那么,端午节是因为屈原才有的节日吗?
说起屈原的作品,我们能记起的似乎只有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诗句。但是,在大文豪苏轼眼中,他的文采与屈原相比却“不能及屈子之万一”,而司马迁、陶渊明、李白、杜甫等文学大家也都对屈原评价极高,他甚至成了中国文人的象征,为什么屈原在大家的心目中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?
作为战国时期楚国人,屈原二十多岁就官拜副相,一生渴望楚国强大,但光明磊落的他在官场上却受尽了排挤和打击,最终甚至被流放,即使如此,屈原的心中却始终只装着一个楚国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在各国名士纷纷“朝秦暮楚”战国时代,为何只有他痴心一片、坚贞如一?历史上真实的屈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?中南大学文学院杨雨教授将带我们一起走进风云激荡的战国时代,为您带来系列节目《端午时节话屈原》。
主讲杨雨,文学博士,现任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。已出版专著《宋词的女性意识》(获湖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)、《传播学视野下的宋词生态》等共计6部著作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